制冷技術在我國的發展1
人們在掌握人工制冷技術以前是利用大自然的天然冷源。我們勤勞的祖先在三千多年以前就掌握采集天然冰進行冷藏的技術。((詩經》中有“鑿冰沖沖,納于凌陰”的詩句。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,就已經有了冰窖——“凌陰”,冬天人們把冰藏在里面,到了夏季再取出來使用。當時有專門管冰窖的機構,負責管理的人HLi做“凌入"。這是世界上關于采集、貯存和使用天然冰的最早記錄。
到了春秋戰國時期,各國幾乎都有藏冰的冰房,當時有用冰放在死人的床下,叫做“寒尸艫,使尸體不至于很快腐爛。在當時生產力還很落后的奴隸社會,我國勞動人民就已掌握用冰制冷。到了秦代,冰的使用進了一步。據《藝文志》記載:“大秦國有五宮殿,以水晶為柱拱,稱水晶宮,內實以冰,遇夏開放",可見當時已把冰用于空氣調節了。后來用冰制冷的技術又有了發展。,(漢書·惠帝紀》中記載有“秋七月乙亥,未央宮凌室災”。三國時,曹操重視冰房建設。《鄴中紀》中介紹,當時建造一座“冰井臺”規模頗大:“有蓬一百四十間,上育冰室,窒有數井,井深十五丈,藏冰及石墨……矽又記載“曹操在臨漳縣西南設井,建石虎子其上藏冰。三伏之日以賜大臣"。唐云仙雜記:“長安冰雪,至夏月則價等全壁,惟自樂天以詩名動于間閻,每需冰雪,論筐取之,不復償值弦。對于夏季用冰,在“玉堂雜記》、《杜陽雜編》等古書中都有記述。在《齊民要術》中還記載農業上用雪水拌種,或把種子浸水后,使其結冰經過冷凍設備進行冷凍處理,增強種子的抗寒性,以改良種子,提高產量。這種方法還應用于其他作物、動物種卵的冷凍處理和保存。
- 相關文章:
水果、蔬菜冷藏中的變化 (2013-9-4 16:23:13)
水果、蔬菜的冷藏 (2013-9-4 16:19:36)
水果、蔬菜的冷卻 (2013-9-4 16:16:19)
魚的冰鹽水冷卻法 (2013-8-31 15:28:15)
鮮蛋的冷卻工藝 (2013-8-28 12:42:11)
鮮蛋冷卻前的預處理 (2013-8-28 11:27:25)
野禽的保藏 (2013-8-27 10:52:8)
禽肉的冷卻和冷藏 (2013-8-26 10:8:37)
先冷卻后凍結工藝 (2013-8-23 16:39:57)
冷藏過程中肉的變化 (2013-8-21 15:50:14)
冷藏的條件 (2013-8-20 15:45:19)
肉的寒冷收縮 (2013-8-19 14:20:7)
- 留言列表: